聆聽:Signal by Brian Eno

說在前面

其實自己也不知道要不要把這個文章貼在這裡,因為畢竟我已經有另外一個公開的部落格,而且已經貼好文了。感覺好像沒有必要重複把一樣的內容貼在兩個地方。

不過一來會看這邊的跟看另一個部落格的人應該是不太會有什麼交集;一來我自己是希望小灰狐最後能夠成為我自己,希望我不再需要為了在身份之間轉換而改變呈現自己的內容。退而求其次的話,我希望我小灰狐的身份裡有一個喜歡音樂的個性。

雖然內容基本上跟小灰狐的動物意象沒什麼關聯,不過因為上面的理由,所以還是貼在這裡了。


聆聽

Signal, from Apollo: Atmospheres and Soundtracks, by Brian En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OpCs4rnV3E

隨性聽的感想

其實聽這個音樂的時候,
思考已經被照片上的月球意象給綁定了。
再加上標題所題的「訊號」,
以至於聽到逼逼波波的時候,
腦袋裡想到的基本都是太空船上俯瞰月球時
環境聲音的想像。

前置作業

之前都是很隨性放鬆地聽,當作背景音樂來使用;
這次我盡可能在讓自己舒服,
沒有干擾下的環境仔細聆聽音樂。
家裡房間裡、躺平在床上、姿勢放鬆、
關燈、閉上雙眼、戴上耳機、有點大的音量,
耳朵與腦袋全神貫注。
一切就緒。

之後的聆賞可以考慮比照辦理。

聆聽方式

憑著我的直覺,這次的聆聽方式是拆解。
我想這也是最容易的一種聆賞方式。
事後想想,因為氛圍音樂沒有曲式結構,
所以不需要很巨觀的去分析音樂,
只要注重當下就可以了。
而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不同點是,
氛圍音樂很強調音色,
因為音色會決定一首音樂的調性,
因此觀察每個音色的特性就很重要。
事後諸葛來看的話,
聆聽的方式算是合理的。

再聽仔細一點

音樂裡有幾個元素

  1. 元素一
    • 經常性地依序出現B2、F#3、B3的波波聲
    • 波波聲乍聽之下很有「信號」的感覺
      不知道怎麼具體描述
    • 利用左右聲道的時間差以及同聲音的延遲
      營造出「信號傳遞」的效果
    • 這個應該是整首音樂裡最重要的元素
  2. 元素二
    • 比元素一還要小聲許多、還要瑣碎、還要尖銳的A4波波聲
    • 小聲與尖銳是指與元素一巨大的感覺相比來得細小
    • 瑣碎是指波波聲斷斷續續的、顆粒狀的
    • 可能也有利用到雙聲道時間差的效果
    • 音量強度變化上為多個鐘型的曲線,波浪的概念
    • 應該是裝飾「信號」這個意象的主要元素
  3. 元素三
    • 經常依序出現F#3、G#3、A3、C#4/D4,或者降冪
    • 音色純粹,每個音可能只有幾個正弦波組成(猜的)
    • 擔任主旋律,承載整首曲子的調性
  4. 元素四
    • 會在元素三的一個週期結束的時候出現
    • 音高會在B2與D3之間、F#2與A2之間連續的變化
    • 音量也是鐘型曲線,與音高正比
    • 聲音很像人發出長音「嗯」的聲音
      可以想像是模擬引擎運轉的聲音
  5. 元素五
    • 很難獨立聆賞,只能透過耳機的震動感受
    • 不知道音高,大概落在F2~F3之間,可能是B2
    • 擔任持續低音

解構後的場景重構

我所聽到的五個元素當中,

元素一、二擔任信號的角色。
燈光閃爍,信號連續快速地在船艙內傳遞。

元素四、五則為巨大的背景。
可能是太空船的航行,
可能是月球自體的運轉,
可能是偌大的虛無。

元素三做為主旋律,
我反而不知道該賦予他什麼意象。
真要賦予什麼,
我個人傾向於解讀為觀者的心境,
一種對景物的讚嘆與沈思;
一種對虛無的謙卑與平靜。

大概這樣。

開始專心聽之前,腦袋突然閃過Undertale裡面,主角跟戴耳機的鬼躺在地上放空的一幕。於是一時興起去找來聽一會兒,結果一發呆就聽了快十分鐘=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beTadduUQ

(Title Card Credit: “Apollo: Atmospheres and Soundtrack“, Cover art from last.fm)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