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Card Credit: Leave Me Alone by Kenket)
思緒1
第二次的獸無限前夜,跟去年的感覺似乎不太一樣。
去年因為四月的時候離開了前公司,所以一直到獸無限結束以前,扣掉因為沒有工作而感到低落所花費的時間,剩下來的時間其實還挺多的。另外當時也因為是處在單身的狀態,不太需要掛念什麼,於是我便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在這個部落格,以及講座要講的問卷調查身上。
從去年獸無限到現在,這一年下來,發生了好多事情。
主要還是因為投入了非常,非常多的時間在我的幾個夥伴上。
我一直都不是很確定該如何定位我與這些夥伴的關係。當然我自己是有一套想法,但這一套想法一旦被挑戰,我往往會開始同理對方角度,然後就陷入了自我懷疑。
我其實蠻不喜歡這個所謂思維疊加態的副作用——既可以站在贊成的角度,又可以站在反對的角度。那我到底總是要選邊站啊?不選一邊的話就只會一直被兩股力量拉扯。這樣其實心很累,然後還有可能會被嫌說是個牆頭草。
當然這種思維疊加態的開放思維還是很好,至少這讓我不會對絕大部分的事情有先入為主。
原本想多說一點關於夥伴的細節,結果都在講思維。算了,總之希望A好。
思緒2
繼續說自己好了。
我其實對於自己所知道的東西蠻沒有自信的,所以我很少主動開口分享事物。我總是覺得我所知道的東西都是片面不完整的,那麼與其讓人困惑或者糾正我的錯誤,不如就閉上嘴巴,默默地看著就行。也因為這樣,我所記憶的故事與知識結構其實蠻零碎的。
我依舊很羨慕那些擁有自己一套完整知識體系的人。我發現這幾年下來雖然物換星移,但隔一段時間我所崇拜或者嚮往的人,往往都具有這樣的特質。他們看事情總是能有一套理論,又或者腦袋裡裝滿了對於一件事情相對應的、經過考據的資料。(啊⋯⋯剛剛思緒又飛過了幾個想法,但沒抓到。)
也許我的現況就只能讓我認識很多這樣的人,而沒有辦法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思緒3
總覺得人生就是無窮盡的循環。
總覺得能夠改變什麼,結果自己依舊困在某個位置上。崇拜達人如是,討厭思維疊加態的副作用如是。
直到現在,我還是對於我的獸迷身份沒有自信,即便我的辦公桌上都已經擺上了 Title Card 的這幅作品、桌布也換成了 DrFelici 畫的可愛狐狸、筆電上貼了 Kenket 畫的開心郊狼。我知道我可以跟其他人分享我對狐狸的喜好,但我終究還是沒有主動分享。
直到現在,我還是困於社群網路的軍備競賽。我依舊還是想要讓別人看見我。我只是從獸圈外的 Facebook跟批兔,轉移到了獸圈內的 Plurk 跟 Twitter。為一篇文章/一張照片/一幅作品所投入的時間永遠也沒辦法反映出按愛心的數量;而按愛心的數量也不盡然反映出那些已讀的人心裡所想的是什麼。
我當然也知道我所擅長的領域是書寫,只是這需要時間。而我的信念常常因為思維疊加態作祟,在經過時間的摧殘之後,逐漸枯萎。
直到現在,我還是會像這篇文章,需要讓別人看見自己陰暗的一面,好讓自己能夠繼續走下去。
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我應該要是持續追求更大的慾望以獲得更多快樂,還是毅然與七情六慾斷捨離讓六根清淨。
無窮盡的疊加態⋯⋯
思維0
面對《獸言誌》即將面世、以及週日又要在獸無限的台上與大家聊天,我的感覺更多是一種自卑感。
獸圈太大,我太小。
總是有一種宿命感,就是我永遠也沒辦法成為能夠完整了解獸圈的人、我永遠也沒有辦法讓所有的聽眾感受到我想傳達的心意。
這是我的課題我應當獨自面對/我想要了解其他人是怎麼(暫時)擺脫這種宿命感的。
我是知道的,發行《獸言誌》的目的,就是要讓更多來自獸圈的不同聲音被大家聽見,讓大家了解獸圈不是我們任何人所想的那麼單一。所以我還是很高興《獸言誌》最終能夠問世,被大家檢視,被大家批評,被大家稱頌。
然後,隔了幾年之後,想必又有一些類似於《獸言誌》的刊物或者活動,在獸圈內成為一時的潮流。只是聽眾想必又是換了一批新獸迷吧,而講者也換成了另一個對於獸迷研究充滿嚮往的熱血青年。
歷史是不斷重演的,因為這個世界上分成兩種人——一種是通曉某種道理的人,一種則無。而人一出生,預設就是不通曉某種道理的人。
思維:總結
這些思維會繼續陪著我走下去,就看我怎麼跟這些思維共處吧/改變現有的思維吧。
大概是平庸吧,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自己還是很玻璃心。之類的。
又或者,無意間找到一個人生至關重要的目標,之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