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狐與我 IV
一晃眼六年過去了。
經歷了許多事情,想法也幾經轉變。
這當中不變的,大概是我心中想像的理想灰狐模樣:

持續感謝著 Edesk 與他為我再次勾勒的新版設定圖。
同樣是 introvert(內向者),同樣是 minimalist(簡約主義);但不再處於被動的 submissive 姿態(溫和順從),取而代之的是 emotional(情緒化)。Emotional 不代表我時時刻刻都處在情緒外溢的狀態(雖然我一度陷入這種困境),而是代表我事實上是情感驅動的:無論是我的灰狐認同,我看世界的角度,還是我面對我的重要朋友夥伴們,即使我再怎麼地用理性去包裝自己去說服自己,我終究是個帶有豐富情感的灰狐。雖然說目前的生活狀態已經讓我盡量節制情緒的起伏,但我很感謝這些年來我所經歷的那些歡愉與悲鳴--歡愉是灰狐、悲鳴也是灰狐。
墜飾依舊。其背後象徵的抽象灰狐、幾何的簡約造型也一如既往地,靜靜地藏在我胸前。灰狐是我。
新增的是那品牌形象般的兩條深藍平行四邊形。我所賦予他的涵義,有幾何圖樣的簡約、酷似動物的趾行腿、象徵行動力的閃電意象、代表灰狐的英文字母S,以及海洋深藍的寧靜致遠。同樣是簡約的灰狐,但多了跑馬拉松般的心志與能量。
不過,若不是 Kyubbi 無心插柳幫我設計的運動風 crop-top + jock + stocking,我也不會知道我是真的很喜歡這種不會太粉紅泡泡,但也不太有雄臭味的運動服裝設計,我可能也不會設計出現在的新的 logo。謝謝他。

變,才是恆久不變的。
我不再時時刻刻地想像灰狐的模樣投射在自己身上,即使我對灰狐的認同與審美依舊,甚至更甚以往。
我不再像以前一般那麼需要他人注視我如注視著灰狐,除了我自己之外,我只需要那些我在乎的人與在乎我的人凝視著灰狐就好。
我不再渴求著狐狸共生般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信賴並把握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並且不再用不健康的方式思念著狐狸們與親友們。我還是經營著開放式關係,但我不再透過互相舔舐傷口來加深雙方之間的羈絆與眷戀,而是感謝著與對方一時的陪伴與共舞。也許會在共舞的過程中坦露脆弱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為了滿足扮演脆弱時被掌控的感覺,而不是迫切地需要對方撫慰脆弱的自己。對我而言,他們依舊是「會打炮的閨密」,他們對我而言依舊是難能可貴的親友,但不同於以往,我少了一些對他們的依賴,也多給了自己一些呼吸的空間。
總之,即使我依舊有狐狸伴侶以及一些緊密的關係,自己的人生還是得靠自己過下去才行。永遠把自己放在第一位--這算是我這幾年來慢慢重塑的關係經營方式。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這一年來,我開始比較常委託運動相關的灰狐作品(marrowsoup、BAK):


喜歡委託裡面灰狐健康的身體,於是也想要喜歡自己運動後的身體,於是喜歡運動,於是身心更加健康。雖然也不是說因果關係完全是如此運作的,但或多或少自己的委託作品還是對於身心狀態有正面影響吧。
喔對了,除了臺獸研已經差不多消失在眾人眼光之外,我也不再是獸無限的工作人員了。
臺獸研的淡然退場以及退出獸無限,對我來說沒甚麼負面的感受,比較多的反而是如釋重負。不過獸迷社團的退出,也意味著灰狐與獸圈的聯繫會更加疏離。
發表對獸圈的看法、認識獸圈新朋友以及參與獸聚不再是我的生活重心;我現在已經不打算在意獸圈的八卦或者討論;既有已認識或曾認識的獸迷朋友,我大概不會再像以往那麼地積極保持聯繫;我對於參加國內外的獸聚相對地感到興致缺缺,除非是與親友以參加者的身份一同參與。
灰狐依舊是我內心深處的認同以及構築生活方式的樣板,但獸迷身份以及參與獸圈不再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事項。現在的我,除了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撥出時間定期關心狐狸們與親友們之外,我會花更多時間處理自己的待辦事項與本職工作。
目前想到的大概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