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大概是我人生中目前為止最大的課題了。可以說我對於信任的拿捏還沒到達一個我滿意的狀態。直白來說,對於我是獸這件事情,理性上我知道我身邊的人多半是願意試著去理解的,就像他們會願意試著去理解LGBTQ一樣;但是情感上我放心不下,對於向身邊的人表明我是獸這件事情,我有種無法形容的不安全感,也因此要嘛就是非常少數的朋友知道我是獸,要嘛就是大多數的朋友可能只隱約知道我蠻喜歡動物的。
在好幾個月以前我就提過了我的過往,然後這篇文章把我那篇文章對於霸凌對我的影響給證實了。我一直到大學都畢業了,我才注意到我對人的不信任感是非常強烈的。我現在或許已經把我的過往放下了,但不信任感依然在那裡,未曾離開過。
我覺得我要把我所謂的「不信任」的意思講清楚,不然一不小心就跟「內向」、「害羞」、「記性不好」這些東西搞混了。比方說,我平常不常主動找人攀談,原因多半只是因為「內向」,所以在講話的表達上會花比較多力氣。也因此除非有強烈動機(比方說開會),不然我的第一步不是發訊息,就是直接不聊。這並不是因為對人的「不信任」所造成。
我所謂的「不信任」,是當我有一個秘密,而我認為跟某甲說這個秘密的話,他會反過來利用這個秘密利用我。類似的情況是,我認為在某甲面前暴露出自己的弱點(比方說講話沒邏輯、價值觀的不同),他會因為我的弱點而選擇不與我好。
還有其他很多種「不信任」,比方說基於某乙的人格特質與共事經驗,我認為交代他的事情他不會去做好;比方說基於某電視台的某些事蹟,我認爲它所播報的內容我都要先去懷疑其真實性。不過這兩種不信任都不在我這邊的定義裡。
更深一步來探究我的不信任的話,其實都是因為我的心底認為無論對方留給我的印象再怎麼好,對方總是可以窩裡反捅我一刀。理性上來說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因為對方做的每件事情都可以看成獨立的個案。他可以同時喜歡雞以及喜歡吃雞肉,因為他喜歡的是雞的可愛以及雞肉的美味,這中間可以沒有邏輯上的矛盾。類似的道理,一個人這個時間點對我好以及那個時間點對我不好,兩個也可以是完全沒有邏輯上的矛盾。用最基本的機率模型來解釋的話,就是規避掉熱手謬誤:他前幾次對我做的好事並不會列入我下次判斷他對我好或不好的依據。所以理性的我遵循的是常態分佈:每件事情發生的機率都是由常態分佈決定的。統計上來說常態分佈是屬於亂度最大的情形,沒有任何預設。對於這些秘密的透露,我對這些人,沒有預設:一視同仁,一概不信。
在這樣的思維下生活,其實蠻容易心理麻痺的,會很容易傾向於很多事情不與人分享。這個跟內向已經不一樣了,不過內向算是有點加深我與外界之間的隔閡。
曾經在某個地方看到一個段落,深深說到我的心坎裡:
「我這輩子最大的失落就是『如何正確地被認出』,並且,如何在被正確地認出後,『永不被遺棄』。」—— by 我的某個臉書好友
我常常會幻想哪一天某一個人會冒出來,這個人非常地了解自己——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一些小怪癖、乃至於我的獸認同——就像是另一個自己一樣。然後我可以毫無顧忌地衝上前去擁抱他、向他傾訴我的種種、跟他撒嬌耍任性之類的。
只是我知道,這個人是不會無緣無故出現的。靠的是為了更好的自己而投入的努力,靠的是為了關係的追求而脫離舒適圈,靠的是為了正確地被認出而向對方掏出自己最脆弱的一面。這些我都很清楚,只是我的理性思維總是讓我困頓在鋼索橋的一端,讓我注視著不存在的深淵,讓我卻步。
最近聽了 Feral Attraction 的一則講關於信任的播客。有個概念深深打中了我:
“Trust in yourself builds the trust you have in other people, much like the relationship you have with yourself serves as the foundation you have with other people." – Quoted from show note in Feral Attraction Ep. 015
原來要相信別人之前,應該是要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心智能夠經營親密的關係;相信自己的思辨能夠維護自我的獸認同;相信自己的韌性能夠面對抑鬱的處境。不是不信任別人的心智而不敢與人深入交往,而是不信任自己的心智能夠面對關係中的重重困難;不是不信任別人的思辨而不敢公開我對獸的喜好,而是不信任自己的思辨能夠強化並且合理化我的信念;不是不信任這個社會對於我這種人不理性的偏見,而是不信任自己的韌性能夠像蚌之容沙而容納苦痛。
原來到頭來,我其實是沒有自信(confidence)的。我知道我的心智足夠成熟、我知道我的思辨足夠嚴謹、我知道我的韌性非比尋常,我只是沒有相信自我(self-trust)罷了。我應該要相信OKR對我的幫助。我應該要相信非常情形下我的應變能力。
最後的最後還是來推廣一下 Feral Attraction 吧。
我有點忘了我是在哪裡發現這個網站的。可能是推特上面的自動推薦,可能是8ch上某一篇難得的清流好文推薦的,可能是我主動去找到的。不管怎樣,我挑著聽了幾則播客之後覺得他們講的有些東西會說到我的心坎裡。或者說同樣的一段話,從別人口中說出跟他們口中說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他們同樣是獸、同樣會經歷過身為獸的磨難,這讓我對於他們說的話的接受度高出其他人許多。有時候在公車的通勤路上聽到某些段落,心底還會默默地流下淚來。那是被正確認出的喜悅與脆弱感所交織的淚水。
更多介紹可以參考我在巴哈上所分享的這篇文章。
(Title Card Credit: “Holding Hands shadow on sand" by Mike DelGaudio)
對「信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