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Card Credit: Hideout in the Woods by Zilven)
說在前面
其實我也很想要用單純寫日記的方式去記錄我在柏林體驗的一切。畢竟我們回憶事情的方式,往往都是一件一件事情按照時間的脈絡浮現在腦海。只不過這樣的方式雖然容易回憶起事件發生的細節,透過時間序串連事件們卻未必能組合成一個有架構、旨意明確的文章。
在我的眼裡,日記般的文章就好比我的回憶錄,但在其他人眼裡,他們未必能夠很通暢地吸收或者了解所有細節,因為他們沒有體驗過我所體驗的。我想,這樣的日記在他們眼裡,或許就沒什麼特別的價值。
所以我決定在我接下來書寫的篇章裡,我要設立主軸,並且圍繞著這個主軸說一說小灰狐在這段時間的體驗與反思。
這一篇文章,我想說一說柏林的自然。

動機
在說自然之前,還是得說一下為什麼要去柏林,畢竟我並不是因為看上柏林的自然才去柏林的。若要比自然環境,德國甚至北歐的其他國家都有可能會是更好的旅遊選項。當然啦,去柏林的理由也是昭然若揭——Eurofurence,以及我在那邊想見的人們。關於在柏林舉辦的活動 Eurofurence,我會在後面的篇章再次提及。
那為什麼是柏林的自然呢?為什麼不是柏林的啤酒、柏林的歷史,或者柏林的著名景點呢?
*
或許是從拿到五趾鞋開始喜歡上跑步之後,我才慢慢地喜歡上登山健行;也或許是早在攀登位於大煙山國家公園(Great Smoky Mountain)的煙囪頂(Chimney Top)的那段舒適卻富有挑戰性的體驗,我開始懂得欣賞踏青沿途的草綠樹青。總之不可否認的是,多虧了我曾在國外生活一陣子,我才有充分獨處的機會,不受打擾、直覺而無偏差地去感受這些事物。這樣的習慣我也帶回了台灣:只要我有機會,我就會獨自一人前往我能力所及的自然環境,盡可能找到人煙罕至的所在,沈浸在其中。
我可能不像動植物學家那樣對於山林裡的一切知曉通達,但我直覺的審美會告訴我,眼前的風景是美的,是觸人心弦的。這個直覺可能是來自於人類為了在險惡自然中生存,經年累月世代天擇後的本能;可能是來自於國家地理頻道的自然節目為這樣的景色所搭配的壯麗或者靈巧的音樂;也可能是來自於我身處的親友對於登山踏青的喜愛。但無論這直覺是怎麼成為我的一部分的,我都欣然接受,全心體會。
擎天崗環形步道旁的小徑、劍潭山與文間山之間的稜線、大崙頭山深處的湖泊、能眺望101美景的安靜小丘陵公園。哪怕是一時半刻也好,只要能夠讓我覺得我獨佔了眼前的這片自然,我內心對於大自然生意盎然的喜悅便會不自覺充溢心底。心裡沒有他人,只有我與自然。我們存在,我們對話。
因此,獨自,是至關重要的。
為了讓心底的聲音從腦海裡浮現,腦海必須清澈,不能有任何事物的打擾:不能有路人的窸窣聲、不能有周圍朋友的呼吸聲、不能有腳下的腳步聲、不能有負重的沈重感,甚至,要用自己最舒服的姿態,放空自己、感受自然餽贈的一切。
而這一趟的柏林之旅,給了我一個非常正當的,親近大自然的理由。

規劃
其實一開始只是想要單純地去踏青。想說去去台灣見不到的山林,或者去去德國境內著名的自然景點。但翻了翻手邊的德國旅遊手冊,才發現德國最有名的自然景點,要嘛是在面海的德國北境漢堡,要嘛是在鄰靠阿爾卑斯山的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但短短的三天自由行程,實在是容不下柏林驅車至南北部的額外舟車勞頓。那好吧,還是看看柏林能給予我什麼。
柏林周圍的湖泊很多。
光是維基百科上所記載柏林周圍的湖泊就有 500 多座。網路上搜尋到的說法則是大約有 3000 座湖。更重要的是,柏林周圍一帶沒什麼高山阻撓,所以拜訪湖泊相較於台灣來說,實在是容易許多。看起來遊湖是個不錯的主意。
不知道我在這中間是怎麼查詢的,但我偶然間發現到一個很有意思的部落格——柏林人誌。裡面的一段話徹底打動了我:
⋯⋯其它宛如秘境般更遠離城市塵囂的 Sacrower See、Groß-Glienicker See 也不難抵達,如果有時間,帶上一些食物,一個舒適的小枕頭,轉搭渡船到杳無人跡之地,褪去一身疲憊及衣服(有些人可能還需要褪掉羞恥心),赤裸地縱身跳入清澈的天然湖水中,是柏林能贈與旅人的難得體驗。
節錄自《六種旅人五件事系列四》如果嚮往大自然
雖然上面的摘錄文字令我嚮往,但畢竟從沒聽說過有人在台灣做過這樣的事情,於是上網搜尋相關資訊,同時也尋求德國朋友的意見。

原來德國的確有所謂的「解放身體文化」(或者天體文化/裸體文化)(FKK, Freikörperkultur)。簡單來說,早期大約十八世紀以前的歐洲,脫光衣服裸泳是一件稀鬆平常、非常自然的事情。到了十八世紀晚期之後,在公開場合裸體慢慢成為禁忌,於是乎這類活動就不再被視為正常。
然後時間到了 1898 年,在德國的埃森(Essen)有人創立了以解放身體為訴求的俱樂部。他們所推崇的生活方式,認為人們不該為裸體而感到羞恥,同時性或者性行為並不在他們的訴求當中。半個世紀後的 1949 年,同樣以解放身體為訴求的德國解放身體文化協會(DFK, Deutscher Verband für Freikörperkultur)成立於德國的漢諾威(Hannover),並且延續至今。
因為有這樣的文化底蘊,所以相較於台灣,我更想在德國裸泳。我的德國朋友也跟我提到:德國境內,尤其是比較沒有信仰包袱的前東德,許多當地人對於身體解放是抱持開放的態度。當然解放身體的區域多半是在私人的天體營或者湖畔、海邊,而不是在市區的街道上。
身為高敏感的我,我很清楚我其實沒有辦法在眾人目光之下在湖畔公開裸體,即便其他人也都是裸體。太多資訊了,我需要去處理我眼睛所見的其他人的裸體,並且試著在讓自己不冒犯他人的情況下做自己的事情;反過來說,我也要去處理其他人望向我的目光,去解讀他們目光背後的意涵——我是不是冒犯他們了?我是不是帶給他們奇怪的感覺?我是不是應該回頭去把衣服穿上,還是直接離開?
與其被迫費這麼多心思去處理這些額外的資訊,不如打從一開始就排除掉這些情況,安安靜靜地一個人,在杳無人煙的荒郊野外,舒適地解放身體,融入大自然中。
有了比較充分的心理建設之後,剩下的就是選擇景點以及行程了。而在謹慎地安排好行程之後,終於等到了出國的時刻。

一個人
其實我也猶豫了很久,到底該不該一個人走行程呢?
關於出國旅遊,只要我提及我是一個人的旅行,不免會被其他人說三道四。要嘛說是一個人比較不安全,要嘛說是多一點人比較好照應。最常聽到的就是:「一個人不會很無聊嗎?」要我說的話,我這三天的自然行程排下來,若是有其他人也想要跟著我一起行動,他們還真的會覺得很無聊。沒什麼名勝古蹟,只有一堆花草樹木跟山河湖景,哪裡有看頭?
但這就是我這次旅行所追求的。
很多人所拍下來的旅遊照片其實都是假象——畫面裡跟畫面外總是兩樣情。畫面裡獨有巍峨碩大的建築彷彿有千鈞之勢,畫面外卻滿是同樣拿著相機猛拍的觀光客,沒準這畫面的取得,還得讓自己費一番功夫:要嘛等待其他煩人的觀光客自拍終於離開畫面外,要嘛左擠右拐勉強騰出了容得下恰好一台相機的空間。
我快門按下之處,沒有閒雜的遊客,只有屈指可數,同為追求寧靜的旅人。甚至更多時候,視野所及,只有我獨自一人。照片裡、照片外,同樣的森林、同樣的氛圍。

我想要沈澱。

我想要回味獨自一人徜徉在森林裡的快樂。

沒有紛擾、沒有熙攘、沒有雜質,高敏感族所追求的純粹與寧靜。
放空,在現代社會,是個多麼奢侈的娛樂。而我,就在這片位於德國首都柏林內名為 Plänterwald 的森林裡,舒暢地享受著。
我也許有在這片森林裡稍作沈思,也許沒有。
我也許有在這片森林裡思念朋友,也許沒有。
我也許有在這片森林裡想起什麼,也許沒有。
但我確定的是,
我很認真地體驗這片森林裡的每一分鐘。
我很認真地感受這片森林裡的每一寸地。
我試著讓自己迷路,漫無目的地行走。
不受時間拘束速度,不受目標拘束方向。
好久沒有這樣了。
想走就走,想停就停。
像小孩子一般,讓自己的本能引領腳步與目光。
我也不用擔心,
我流露出的,
小孩般純真的笑容,
會被人瞧見。

預演
裸泳,百聞不如一見。
我前往柏林內以解放身體文化聞名的惡魔湖(Teufelssee),先行感受德國所謂的 FKK 是怎麼樣的氛圍。
一如預期,我就像是剛轉學被分到新的班級的新同學,怯生生地繞著湖邊慢步,一面默默地觀察著湖畔邊的人們。
上方照片的那棵樹底下,原本坐著一位年紀約略與我相當的男士,一絲不掛。他披著大波浪的長髮及肩,西方的俊俏面容沒有蓄鬍。一手夾著一本小說,手肘頂在一腳抬起的大腿上。以安逸自在的坐姿,沉浸在自己的書香世界裡。他的全身包含私處一覽無遺,但我的眼光沒有駐足太久。即便我想要單純欣賞眼前的畫面,並且感受解放身體的美好,我並不覺得一直盯著別人看是個好主意。
照片外,在湖岸的青草地,除了一旁一群似乎在做暑假作業,休閒裝扮的青少女之外,約略有十多位旅人。他們裸著全身,有男有女,約略都是青壯年紀。他們四散在青草地的不同角落,或躺或臥,或坐或跪,或者休憩享受日光,或著自在閱讀,或者滑滑手機。同樣地,我也僅僅瞥過一眼,沒有留意太多細節。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除了在溫泉裸湯場合以外,在公眾場合親眼目睹全裸的人們。
當時在湖畔的我,其實沒想那麼多關於解放身體的種種。主要還是因為自己會顧慮到自己與眾人之間的互動,所以雖然視覺經驗上的確對我來說相當新穎,我卻沒有完全地把我的心放開來,像個小孩子一般用好奇的眼光看著他們或者與他們打招呼之類的。
打這段話的當下,讓我想到我與我的親密夥伴之間的互動,就像小孩子一樣地單純。沒有太多雜念,只有純粹地享受肢體接觸所帶來的愉悅,以及互相識別為所屬動物/自己的獸設的認同感。謝謝他們。
不過至少,就我這次的遊湖而言,感覺德國人對於解放身體文化是蠻接納的,是稀鬆平常的。這讓我對於接下來的重頭戲增加了一些信心。
獨演與不速之客
關於湖的選擇,其實我糾結了一段時間。畢竟除了一些國外網站有討論過柏林周遭的湖泊是否適宜游湖之外,關於裸泳的資訊其實並沒有太多,抑或太舊。同時我也沒有認識在柏林會經常去裸泳的朋友。許多個第一次,為這次行程增加了許多變數。也因為這樣,我甚至在出發前就已經抱持了就算沒有成功裸泳也沒有關係的覺悟。
這次選擇的 Sacrower See,也是上面部落格所推薦的湖泊。總而言之,我是基於部落格以及國外的野泳網站的綜合考量下所作出的選擇。
回想這一路走來,真的是費盡了千辛萬苦。為了尋找當天足夠隱蔽的湖岸,大概是費了將近一個半小時在湖的四周圍打轉。每次找到一個不合適的湖岸,都讓我心情有些失落。不是太過空曠,就是已經有人在湖畔了。放棄的念頭不曾斷過,給自己許的期待也一直往下調整。
總之經歷過多次思緒的起伏變化之後,真的讓我找到了。那種久違的「心裡有個聲音,說是感覺要找到了?」、「該不會就是這個往下的岔路吧?我找到了嗎?」、「我的預感是真的!就是這裡!」這些毫不理性期待與期望實現的感覺,我從沒想過我可以很真實地體驗。
我是真的差一點當場要發出狐狸般的雀躍叫聲了。
就是這裡。
在快速地勘查完隱蔽性、湖岸環境、水質等條件,確認地點沒有問題之後,我整個就成為了一隻興奮的狐狸,趕緊部署好野餐的位置,將所有東西給安置好。務必讓佈置達到自己預期般最舒服的狀態。
獨佔湖泊的一角,享受一人的野餐。
我坐擁獨處時刻,咀嚼著滿腹感謝。
*
卸下行李,鋪墊完成。
雙腳們舒張了他們的腳趾。
身著的社會化一一褪去。
拉下褲襠的拉鍊後,把這裡當自己家。
身著貼身舒適的內褲,安適自在。
*
換上泳裝,試試水溫。
水溫很冷,裸泳作罷。
那就當作是在大自然裡沐浴吧。

沐浴後回到野餐墊,
將附著在身體上的多餘布料,
也一併卸下了。
*
我擦乾了身體,
靜坐在乾爽的大張毛巾上,
一絲不掛。
因為當下沒有性慾,所以一絲不掛並沒有給我性興奮。更多的是身體完全與自然坦誠相見之後,讓自己完整回歸自然的感覺。我手握著胸前的灰狐墜飾,同時也是我身上僅存人造的無生命物品,閉上雙眼,想像著自己灰狐的模樣。灰狐臉上堆滿了笑容,感謝著這座湖給予他的謐靜與包容。只遺憾這個感覺相當短暫,無法持續太久,因為步道上有了不請自來的動靜。

我察覺到身後有人行走,踩踏在地的窸窣腳步聲。我停止動作,試著從作為隱蔽物的大樹望向聲音的來源。不知道他們是否發現了我的存在,抑或只是剛巧路過而已,他們很快地就走遠了,腳步聲也逐漸消失在偌大的森林裡。
興致一時之間被打亂了,加上天氣有些轉涼,於是我躺下,蜷縮成一團,身懷抱著我的狐狸填充玩具(他叫 Pepe,發音叫呸呸),也順便稍作休息。
第二組人出現在步道上了。我雖然閉上雙眼,但我耳朵豎起,認真注意他們的動向。他們是一位大人與一位小孩。他們不知道在說些什麼。好像有帶一隻狗的樣子。那隻狗走下來了!而且還來到了我身處的野餐墊附近!心裡對當下的狀況不是很舒服,但還是維持原本的姿勢,但是我決定睜開眼睛,並且往湖畔的方向望去,至少不會與其他人四目相接。
那隻米克斯跑到了我脫下的鞋子附近嗅聞,然後便聽聞那位媽媽大聲疾呼道 “Aus! Aus! Aus!",大概就是要讓他們的狗離開我的位置吧。後來那隻米克斯沒多久又來想要「認識」我身邊的東西,而媽媽也繼續喊著 “Aus! Aus!"。如此循環了兩三次吧。
我維持灰狐甜甜圈的臥姿,一面半閉著眼,一面持續聽著。後方的聲音似乎是母子的樣子。他們或許從袋子裡拿了什麼,又放回了什麼,總之就是一連串動作。看起來他們是會在這裡待上一段時間了。他們不知道這邊躺著一位一絲不掛的灰色狐狸嗎?為什麼他們還是決定要在這裡停留呢?他們打算要做什麼?
我聽到了他們走向湖畔的聲音,然後側躺的我眼前出現了一對母女,他們下水遊玩,與我同樣地,一絲不掛。
我被眼前的畫面給嚇著了。
一部分的我因為本能的關係,很不好意思繼續注視著她們,於是我將視線移到岸邊被拴著的米克斯;一部分的我,釋懷了。我覺得我被她們理解了,我其實可以不用再蜷縮著緊抱著狐狸了。但我決定還是維持原本的臥姿,持續給予她們自在活動的空間,而不去打擾她們。就讓她們覺得我還在小憩吧。我內心則是暗自感到萬分的欣喜,能夠與她們分享赤裸沐浴自然的時刻。
她們短暫地戲水之後,便也很快地回到她們的腳踏車,似乎是已經玩夠了,要穿上衣服準備離開了。我也不再彆扭地蜷縮著,而是用兩手手肘撐起我的上半身斜坐著,再次自在地享受眼前的寧靜湖畔。
她們臨走前,媽媽特地來到我身旁,似乎是跟我為先前的狗狗一事道歉,然後也跟我道謝與道別。我也簡單回應她幾句德文,與她道別。她們就這樣牽著腳踏車以及米克斯,回到森林步道,聲音逐漸遠去。
沒多久,因為天氣變太涼了,實在受不了,只好開始穿上衣服,收拾場地並且打包行李。我接受大自然的勸退,離開了這片令我難忘的湖泊。

尾聲
其實關於自然的部分,還有很多很棒的體驗沒有在這裡提到。像是不知名但風景優美的 Bundesstraße 246 公路、沙米策爾湖(Scharmützelsee)的悠閒、德國第二座動物園 Tierpark 森林般的廣闊,還有德國朋友家附近社區的綠意盎然。柏林的自然有太多讓我驚艷的地方,以致於我必須要從中做出取捨,挑出比較有趣的故事們。
在柏林的這段期間,每當我被豐沛的綠意圍繞的時候,總是會想像著柏林人平日的生活作息:早晨七點上班,下午三點下班。然後在日落九點以前的這六個小時,他們可以在森林裡獨自漫步沈思;他們可以騎著單車並且牽著自己的愛狗在公園蹓躂;他們可以驅車前往近郊的湖泊,或者看書,或者歇息,或者野泳。緩慢,卻又十足充電的生活步調,讓我真的非常嚮往。
光是這樣,就讓我非常認真地想要當個柏林人。🦊
對「造訪柏林——自然篇」的想法